
-
地 址:新鄉(xiāng)市牧野區(qū)中原路184號
電 話:0373-3809626
手 機:15837331085(周二休息)
聯(lián)系人:楊老師
Q Q:2560401167
郵 箱:2560401167@qq.com
微信公眾賬號:新鄉(xiāng)市心靈港灣
我們的孩子,為什么越來越喜歡說謊?
雖然我們每個人,在生活中都會說謊,但是眼瞅著孩子明目張膽地在面前“睜著眼睛說瞎話”,我想很多父母的心里,都不是滋味。
或許你認為,孩子的說謊行為,在成長中是不可避免的事情。甚至有些父母,會在孩子說謊的時候,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原諒,時不時地給孩子灌輸:
每個人都會說謊,生活中也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。
但是一個經(jīng)常喜歡說謊,甚至生活在謊言中的孩子,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,肯定是不受待見的。 那么原本天真無邪的孩子,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染上“說謊”的壞毛病的呢? 愛說謊的孩子,大多是被“逼”出來的,父母早知道,孩子早受益。 講到孩子愛說謊,很多父母都深有感觸,也特別令父母生氣。經(jīng)常聽到父母兇巴巴地教訓孩子,“這件事做錯了沒關系,下次改就好了,但你這說謊的毛病實在不能原諒。” 一位寶媽很生氣地講起,兒子偷改試卷分數(shù)的事。兒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,分數(shù)一直在80多分徘徊,父母很著急,想盡辦法希望能提高孩子的成績。 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,最愛的玩具也不允許玩了,外出游玩的機會也減掉許多,如果孩子想要獲得玩具,或是出去玩,媽媽就會以考試分數(shù)來作為評判標準,如果考得好,就有獎勵,孩子就可以得到玩具,如果考得不好,所有獎勵都會被取消。 自從設定這個獎勵后,剛開始并沒有什么起色,過了沒多久,兒子拿回家的考試卷子次次都有提升,90多分的次數(shù)也越來越多了。 父母特別高興,覺得是獎勵起了效果,也就更加重視。 直到后來,媽媽去開家長會,老師把媽媽留在最后,問她說,“孩子最近的成績一直退步,是不是家里有什么情況?” 媽媽聽完后都驚呆了,還以為自己聽錯。 回到家,媽媽把兒子最近的試卷全部翻出來,仔仔細細的又看了一遍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太大意了,把每題的得分加起來都和總分不一樣,算下來每張試卷都有改分數(shù)。 媽媽生氣的質(zhì)問兒子為什么要改試卷的分數(shù),一開始孩子還不承認,說是老師算錯了,媽媽氣得忍不住動手打了孩子,怎么也想不到孩子竟然會變得這么愛說謊,張口就是謊言。 聽了這位媽媽的分享,我讓她先不要過于生氣,應該冷靜下來和孩子好好聊一聊,不要責罵和指責孩子,最好是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為什么要改試卷的分數(shù)。 幾天之后,她留言說,孩子說謊都是被獎勵“逼”出來的,為了得到玩具,孩子只能用說謊來欺蒙父母,現(xiàn)在后悔不已。
其實,這樣的事情真不是個案,不少的家庭都曾有過這種情況,孩子一旦犯錯,父母就抓住錯誤不放,對孩子各種批評,導致孩子不敢向父母坦承錯誤,只好用說謊來蒙混過關。 概括起來就是:
第一,對孩子管教太嚴。
比如同樣是作業(yè)沒寫、上課遲到或成績退步,有些家長可能只是罵孩子幾句,有些家長卻有可能暴跳如雷地對孩子破口大罵,甚至采用打罵責罰的過激手段來教育孩子。 這就給孩子造成了,“有必要說謊”和“必須得說謊”的心理動機。 試想一下,如果我們的孩子在自己家里,只要說錯一句話、做錯一件事,或是答錯一道題,就要遭受到來自父母的劈頭蓋臉地一頓罵,而且無一例外。那么孩子肯定一有機會就說謊,借此來掩蓋自己的錯誤和紕漏,就算不能贏得大人的嘉許,至少也可以少挨一頓打罵吧。 所以說在很多時候,孩子之所以會在大人面前說謊,主要還是通過掩飾自己的過錯,在父母面前保持一個相對乖巧的形象,以期讓自己在家里的日子好過一點。
想要教育好此類孩子,關鍵是父母自己要擺正心態(tài),同時給予孩子在犯錯和說謊之后“糾錯和改正”的機會,不要但凡有錯就“一棍子打死”,而是在和孩子充分溝通的前提下,引導和幫助孩子改錯,逐步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,才能從根源上緩解和避免孩子的說謊行為。
第二,對孩子的期待值太高。
孩子也和大人一樣,在日復一日的情感內(nèi)耗中,心理和情緒都會發(fā)生極其微妙的變化。 在現(xiàn)實中,當父母喪失理智地代替或引導孩子,過分追求那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和夢想,甚至早已遠遠超出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和潛力。 那么這樣的教育和培養(yǎng),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令人感到畏懼和膽怯的相處方式。 更不必提,有相當數(shù)量的家長為了“雞娃”,都曾做出哪些盲目、超前和霸道的事情了吧。 不信你看,有些從中產(chǎn)家庭出生的天才學霸,從小就是被父母精心培育和精英教育的。 他們的天資聰穎、優(yōu)異成績和少年老成,絕不只是自律自覺的產(chǎn)物。 更深層次的,可以說是父母和家庭長久以來的學識資歷、人脈情商的積累使然。 不得不說,高學歷的父母因為對學歷和收入的差異認識更深刻,因而對于超前教育和應試教育更為熱衷,也更愿意在孩子的學歷教育和興趣培養(yǎng)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、精力和金錢。 像這些,都是很多普通家庭的父母意識不到的。
第三,對孩子缺乏信任。
不管孩子說什么做什么,有些父母都會天然帶著一種懷疑和質(zhì)疑的態(tài)度。 甚至到了不惜辭退工作,也要全職在家陪伴和教育孩子的地步。 類似這樣孤注一擲的教育方式,對于孩子而言當然是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。 原本孩子因為年齡小,說話做事都特別沒有安全感,因此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過高,又缺乏信任,毫無疑問會影響孩子的學業(yè)與生活,造成種種無法言說也難以排解的困擾。 況且有些父母之所以打心底里不信任孩子,主要還是不尊重和認同孩子的自我意識。 而面對這樣的冷漠、輕視和懈怠,孩子對于說謊的心理障礙,自然也就會輕易被打破。 畢竟如果連身邊最親近的父母都不曾真正尊重、理解和信任自己,那么自己偶爾說幾句謊言,讓自己少遭受一些質(zhì)疑、責罵和懲戒,對于這些孩子而言,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。 甚至于,這些孩子在說謊時,就連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。 這顯然是失敗的教育。
總之,曾經(jīng)說謊和喜歡說謊的孩子,并不是天生就是“撒謊精”。 實際上如果他們的父母:
對孩子不要管教太嚴,多一點寬容和關愛;
對孩子不要期待太高,多一點豁達和理解;
對孩子總是質(zhì)疑,多一點信任和陪伴……
那么我相信,就算是再愛說謊的孩子,也會在正確睿智的教育下,改掉說謊和騙人的壞毛病!
如何培養(yǎng)孩子誠實守信的品格?
一.培養(yǎng)孩子誠實從點滴做起 培養(yǎng)孩子誠實的品質(zhì),它既要求家長有長期堅持的耐心,與時俱進的細心,又深深扎根滲透于日常生活的瑣碎點滴中,貫穿家庭生活和親子成長的全過程。 家長應從小就要求孩子說真話,不說假話;做錯事時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能及時改正;不拿別人的東西,借別人的東西要還;做到言必信,行必果。 針對社會上那種坑蒙拐騙的行為,父母要態(tài)度鮮明地進行批判,要讓孩子堅信,這種弄虛作假的行為是必將受到懲罰的。這樣,孩子長大以后才能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人。 總之,父母要從點滴做起,從小事做起,塑造孩子的誠實之心。 二.為孩子做誠實的榜樣 父母要培養(yǎng)一個有責任心,以誠待人的孩子,就要以身作則,做誠實的表率。常言道:“身教重于言教”,父母的行動對孩子來說是無聲的語言,有形的榜樣。 為了培養(yǎng)孩子的誠實習慣,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誠信,不要說話不算話。因此,父母在向孩子許諾之前一定要三思,不能言而無信,答應孩子的事情,就一定要做到;如果不能兌現(xiàn),應及時向孩子解釋,向孩子道歉,并作自我批評,讓孩子從內(nèi)心理解和原諒父母,事后父母應設法兌現(xiàn)自己的承諾。如父母言而無信,一而再,再而三,孩子會對父母產(chǎn)生不信任感,并認為說了話可以不算數(shù),慢慢地他們也會這么做。 三.營造誠懇、互信的家庭氛圍 父母要做有心人,為孩子創(chuàng)造愉悅的講誠信的氛圍,以感染孩子的心靈。特別是家庭成員之間應相互信任。孩子盡管年齡小,但他同樣會體會到家長對他的尊重和信任。要知道從小受到尊重、信任的孩子,會更加懂得怎樣去尊重、信任別人和怎樣得到別人的信任。 可以在一種輕松的環(huán)境中,告訴孩子說謊會有什么樣的危害,告誡孩子說謊或許能讓你一時蒙混過關,但遲早也會讓他人發(fā)現(xiàn)事情的真相,等真相大白之后,不僅會讓你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,還會失去老師、父母、同學、朋友對你的信任,久而久之,別人就不愿意再跟你接近了。這樣的話,孩子便會在愉悅互信的氛圍中受到啟迪,講誠信的意識也就會逐步培養(yǎng)起來。 四.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誠實守信,不喜歡撒謊的孩子。但是,許多孩子卻表現(xiàn)得不如人意。究其原因,大多是由于后天的某種需要引起的,比如為了滿足吃的、玩的需要甚至是為了逃避受批評、受懲罰,這些都助長了孩子撒謊的惡習。 父母應該認真分析孩子的需要,盡量滿足其合理的部分。而滿足孩子的時候應該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事物。要分析孩子的需要,認真傾聽孩子的心里話,而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推測孩子的心理。 當孩子向父母講述了他的需要后,父母應該跟孩子一起分析,讓孩子明白哪些是合理的、正確的,然后及時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;對于不合理的需要,則要對孩子講明道理。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,或者覺得事情無關緊要就放縱他們。長此以往,孩子就會不斷地強化不良行為,形成不良的品格,最終影響到他的人生。